会议集锦 >有效提高论文投稿录用率的建议(干货满满)
有效提高论文投稿录用率的建议(干货满满)
发布日期:2023年4月20日 17:41 访问量:0000000

最近经常收到作者提问:你们文章录用率怎么样?我的这篇稿件领域符合吗?怎么能快点收到录用通知?针对此类提问,小编特别整理了以下实用建议。

一. 稿件处理流程
一般正规期刊或者会议处理稿件的流程大体相似,即稿件预审,同行评审,格式版权,校对定稿等。每个环节的周期差异较大,下面我将按照我们会议的一般时间和处理流程一一说明。

1. 稿件预审(1-2个工作日)
收到稿件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对文章进行快速审核:领域是否合适,文章是否重复发表过,是否为机器文章,英语表达是否清晰准确,行文逻辑是否顺畅,文献引用是否规范有时效性,文章是否有充足的论据/数据支撑等等。1-2个工作日内会明确反馈作者:如果预审通过,告知详细的操作指南和后续时间周期;如果拒稿,则告知拒稿理由和文章后续调整建议。

2. 同行评审(1-4周不等)
通过预审的文章一般会要求同行评审,分为单向盲审(single-blind,匿名评审人知道作者的名字和所属机构),双向盲审(double-blind,匿名评审人看到的论文也是匿名的)和非盲审,前两个用的比较多。

根据不同期刊或者会务组要求,将稿件分发给不同的审稿人进行评审,一般会附上详细的审稿说明和评分意见表。评分维度大致会有领域相关度,创新,语言,写法,科学性等评判标准。

审稿人意见出来后,编辑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审稿人意见对文章进行综合评定:修改,录用或者拒稿,直接录用或拒稿的比例较小。需修改的文章,编辑部会发送审稿意见,修改指南,修改期限等细节。作者按照要求修改后提交对应文章,编辑部会安排第二轮审稿,大部分会发给上一轮审稿人二次审核,也有可能再找审稿人重新评审。

时间上差异比较大,我们会议一般给审稿人1周左右审稿(文章不长的情况下),给作者1周时间修改,审稿人5-7天第二轮审稿。多数文章在详细到位的修改后,第二轮可以明显提升质量达到录用标准。加上可能的延时,一般投稿后1个月内收到录用通知。

3. 格式版权,校对定稿(开会前后一个月左右)
收到录用通知后,期刊或者会务组一般会发送详细排版模板和指南,告知排版校对的相关细节和后续安排,详询对应的期刊或会务组即可。

既然知道了稿件处理流程,广大作者该准备稿件了。

二. 稿件投稿准备
1. 充分了解目标期刊或者会议
我们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有 会议什么时间截稿?领域符合吗?保证检索吗?什么时候出版,什么时候检索?一定要参会吗?作者可以通过期刊或会务组网站信息,电话邮件咨询等途径详细了解。

2. 按要求准备稿件
选择好目标期刊或会议后,请详细阅读投稿指南的每一个步骤,按照要求准备稿件。如提前了解清楚目标期刊或会议的定位,是需要理论性的还是实用型的,是否接受摘要/技术报告,稿件是否需要先排版再审稿,周期大约多久,图表文献引用格式要求等等。请务必先看投稿指南,否则有可能反复打回修改或者退稿,更耽误时间。

三. 增加录用率的具体建议
1. 文章标题: 尽量精准概括文章内容,惜字如金,例如 Research on/ Study on 等单词可以不要。不确定是否精准的最简单方法是 找有相同研究背景的同学或老师,发送标题,让他预测文章的大体内容,如果与自己的文章内容完全不是一个东西,大概率您需要换个标题了。

2. 摘要: 摘要大约要求150-300 英文单词。简述研究背景,研究对象,实验方法,结果表现和研究价值,这种结构性摘要比较符合学者阅读习惯。每个部分简单一两句话概括即可,具体的数据数值可以在内容中具体呈现。当然有一种情况除外,如:与传统方法相比,此方法可以提升3%的利用率等,即研究的价值。

3. 关键词: 3-5个关键词为佳,需要精准,有概括性。具体方法参照文章标题。

四. 主体内容才是王道
行文逻辑: 一定要清晰,如上文提到的研究背景,研究对象,实验方法,结果分析,结论,致谢,文献。

创新阐述: 写文章的时候反复问自己,文章中的方法与前人研究有什么区别,有没有任何优化,潜在的应用方向有哪些。想清楚这些问题,再用一定的篇幅详细阐述,这才是文章的精华所在。

语言表达: 英文为例,英语表达如果做不到地道表达,就一定要保证准确。横跨三四行的复杂长句可以拆分为小短句,让读者很快get到您的意思即可。条件允许的话,尽可能用英文写稿,而不是先中文写,再翻译过去,直译文章有时候读起来特别奇怪。英语确实不太好的学者,可以大量阅读文献,每个表达背诵几个固定句式,积累的足够多了表达就很自然了。就跟汉语中的唐诗一样,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。

图表: 图表清晰,美观,图题表达精准。请注意,图表也需要在文中合适的位置一一提及。

文献引用: 引用格式是否规范,文章来源是否国际化,引用年代新不新,列表中的文献是否在文中逐一提及了?

五. 结论:
结论是对前文的概述,更是升华。除了告诉读者研究做了哪些,数据表现如何,更重要的是突出该研究的实际应用方向在哪里,或者诚恳的表达目前的一些缺憾和后续研究想要努力的方向等。诚实,开放与严谨,才是学者该有的态度。

以上就是小编的一些心得分享,欢迎更多探讨与补充~

原文以 有效提高论文投稿录用率的建议(干货满满) 标题发表于爬山虎学术—广场—科普新知 板块(2023年4月20日) 原文链接:

版权声明:
本文由爬山虎学术原创,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并注明出处,如需转载,请邮件联系 info@pasanhu.com。未经授权或注明出处的转载是侵权行为,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