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辑小记 >学术如何“正衣冠”?——由学术不端引发的思考
学术如何“正衣冠”?——由学术不端引发的思考
发布日期:2024-01-23 访问量:00000000

最近学术不端行为频出,并且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。作为学术行业的多年从业者,小编不由深思:行行都有造假,诚信教育刻不容缓。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聊一聊学术造假(学术不端)吧。

本文部分内容整理自网络,如有错漏或不妥之处,请联系我们修改订正。

 

学术不端是怎么界定的,哪些行为属于学术不端?

学术不端是指学术界的一些弄虚作假、行为不良或失范的风气,或指某些人在学术方面剽窃他人研究成果,败坏学术风气,阻碍学术进步,违背科学精神和道德,抛弃科学实验数据的真实诚信原则,给科学和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,极大损害学术形象的丑恶现象。包括剽窃,伪造,篡改,不当署名,一稿多投,重复发表等。


学术不端的表现形式

注意!根据《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(CY/T174—2019)》,以下行为均涉嫌学术不端!

第一类:学术造假:造假是主观虚构和描述了不存在的事实,或将客观事实加以修饰,使其失去客观真实性。包括伪造、篡改,虚假陈述等

第二类:学术剽窃:将他人的学术成果,包括学术出版物、学术思想、学术观点等进行使用并公开表述为自己的成果(如发表、发言等);或者虽未表述为自己的成果,但却不明确标注这些成果的真正所属。包括文字抄袭,交流剽窃,自我抄袭等(请注意自我抄袭也属学术不端)。

第三类:隐匿学术事实:人为地隐匿一些重要事实,有取舍地使用和发布各类本应充分使用和发布的信息。包括主观取舍科学数据,隐匿利益冲突等。

第四类: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

第五类:学术侵权:在科研活动中故意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。包括侵犯署名权,侵犯知情权,侵犯隐私权等。

第六类:不守科研伦理规范

 

学术造假怎么被发现?

一般学术不端行为通常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被发现:

1同行评议:除了审稿人或编辑会仔细审查论文,其他的研究人员、专家学者也会对论文的质量和可靠性进行审查,发现其中的问题疑点,并提出质疑或指出不端行为的可能性。

2投诉举报:学术界中,其他学者或研究人员可能会发现某人的学术不端行为,可以通过邮件、电话、匿名信件等方式向学术机构、期刊、会议等进行投诉举报。

3论文审查:在职称评定时,会对之前发表的论文进行仔细审查,进而发现其中的不端行为。

4查重软件:查重软件可以比对论文与已发表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相似度,并给出相似度分数或报告,帮助发现论文中的抄袭、自我抄袭和不当引用等问题,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。

5数据分析和研究复现:其他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已发表的论文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复现,来评估论文中的数据是否真实和可靠。如果存在数据造假等问题,这些分析和复现的过程可能会揭示出来。

6自查自审:一些无意中的学术不端行为,作者可以进行自查自审发现,可以使用查重软件来检测论文的原创性和与其他文献的相似度,或者自行检查数据、文献引用、实验记录等的真实性和准确性,确保自己的研究和论文符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。

 

学术造假的危害和后果

学术造假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,它不仅会影响个人的学术声誉,还会对整个学术界产生负面影响。学术造假会造成以下严重的后果:

1. 损害学术诚信:学术造假破坏了学术界的诚信基础,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。学术界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,如果学术界失去了诚信,那么知识的传播和创造就会受到严重影响,甚至会导致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。

2. 影响研究质量:学术造假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降低,研究成果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。如果一个研究者通过伪造数据、篡改实验结果等方式获得研究成果,那么这个研究成果就很难被其他研究者认可和接受。

3. 损害个人声誉:学术造假会对个人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。一旦被发现学术造假,研究者不仅会面临学术界的谴责和惩罚,还会面临社会舆论的谴责和批评。这会对研究者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。

4. 阻碍学科发展:学术造假会阻碍学科的发展。一个健康的学科应该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为基础,如果学科中存在学术造假行为,那么整个学科的学术水平就会受到影响,学科的发展也会受到阻碍。

5. 影响教育公平:学术造假还会影响教育公平。在一些国家,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在申请奖学金或者毕业答辩时,需要提交研究报告或者论文。如果这些报告或者论文存在学术造假行为,那么就会影响他们的申请结果和毕业答辩结果,这会对一些学生造成不公平的待遇。

 

为什么学术不端屡禁不止?

1. 学者无法自己完成研究工作,选择火中取栗的方式完成任务。

2. 学术不端难以定义,不同的背景下的人们对于学术不端的定义都是有分歧的。

3. 调查代价高、难以防范。

4. 多人合著增多,责任划分不明确。

 

ChatGPT-4与学术造假

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,也给科研论文的审核带来很大的困扰和难题。一篇刊登在Nature上的新闻表示,GPT-4生成的造假数据集,第一眼还真不一定看得出来,除非请来业内专家仔细对数据集进行评估,才能发现个中细节的不合理性。

所以即使没有造假企图的研究人员,也要谨慎使用ChatGPT帮助自己研究。虽然ChatGPT的发展为科学研究带来了很多帮助,在数据分析及复杂运算方面,它都是一个很好的工具,然而现在人工智能构建的绝大部分模型都还不是尽善尽美。

我们都说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”,这个规则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依旧适用。在科学研究领域,只要所有的研究机构、研究人员坚守正道,守住科研伦理底线,科学共同体对不管哪种形式的研究造假都有充分的制衡之术,GPT-4成学术造假“神器”就不是太大的问题。

 

维护学术诚信需要作出哪些努力呢?

1. 中国科研界要在学术诚信守则上达成共识,对不端行为进行定义并规定制裁措施。

2. 必须要在科研机构中建立诚信制度,并逐步落实和完善制度细节。3. 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宣传,让学生认识到学术造假的危害性和严重性,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感。4. 学校和社会应该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,对研究者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进行监督和管理。对于发现的学术造假行为,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和惩罚,维护学术界的声誉和公信力。5. 学者也应该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。学术不端行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前途,还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界的声誉和前途。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,不要抄袭、篡改数据等。同时,应该积极举报学术不端行为,维护学术研究的可信度和学术研究的创新性。